一、好好吃饭
快到年底了,各种饭局又要络绎不绝多起来。希望大家都,吃好喝好。
——别小看这么烂俗的一句话。很有可能一言不合就吃不下喝不下了,友谊的小饭桌说掀就掀。
比如,领导还没讲完话,你就忍不住夹上了菜,那是不想干了。
老婆还没炒完菜,你这儿都吃完半桌了,那是不想过了。
能天天每顿好好把饭吃得下,。
让人吃不下的饭太多了。刘邦吃不下项羽的鸿门宴,白自在吃不下侠客岛的腊八粥……
就算耐心等到了领导长长的致辞结束再动筷子,终于可以开席了,本想热情主动地把饭局气氛再助推一下子,给领导首先拿分酒器倒满了酒,热烈地奉到跟前说:“领导您先来着,这可够您喝一壶的!”……坏了,感觉桌上气氛瞬间将至冰点……
说错话了,赶紧找补呀!又给领导赶忙盛上最珍贵的甲鱼汤配裙边,殷勤地捧过去:“领导,喝酒伤身,您还是先吃鳖……”
你说这饭还吃得下吃不下。
二、吃饭还是要演戏?
但是最悲催的还不是搅了饭局、吃不下饭,而是压根就上不了席面、没得可吃。
唐朝就有这么个人,叫李庆远。本来他跟在皇太子身边担任“中郎”,差不多就是侍卫长,是能够为领导近身服务的角色。于是他就利用这个微妙的工作身份,吃拿卡要,狐假虎威。
为了进一步营造自己备受器重、地位紧要的热烈紧张气氛,李庆远还时常自导自演一些十分动人的戏码。
比如,故意跟官场上的人吃饭,等职位最高的主客坐好了刚要开吃,他就安排人在外面一路小跑地慌忙进来找人,说李大人您在这儿呐,太子有急事非要现在就想见您,委屈您先别吃了,去领导那儿边吃边聊吧……然后在大家油然而生的敬畏目光中,李庆远忙吐出嚼了一半的食物来不及下咽地匆忙而去,演技十分自然纯熟。
别人一看,这哥们儿跟大领导说得上话呀。领导亲信,等同于领导本人,必须伺候好。各部门官员纷纷表示都要和庆远兄交朋友,有事说一声,绝对给面儿。
李庆远由此便串通关系网收钱办事。谁说想在位置上谋个进步啦,谁说想跟司法部门求个情啦,他都给办。
戏排得不错,愣是给自己演出了一座靠山。空手套白狼,就服李庆远。
三、演不下去了……
但是狐假虎威的关键,不在狐狸,而在老虎。就怕戏演得多了,连自己都相信自己是主角。
太子后来渐渐察觉出李庆远不老实,就明确疏远了这个人。但是李庆远一看被边缘化了,十分不甘心。戏还要演充足,架势不能倒。于是他就偷偷溜进太子的侍卫所蹭饭吃。
但这时候肯定是饭无好饭了,没什么能下咽的正经吃。李庆远吃完出来后,就感觉胃里翻江倒海地难受。
然而吃什么不重要,从东宫饭罢而出的这一迈步,非常重要。
李庆远忍着腹痛出宫,依然十分感人地发挥着演员的自我修养,临场发挥现编台词地跟别人飙演技,说,哎呀太子刚才非拉着我吃瓜,这些水果我吃着有点胃寒,但是为了陪好太子嘛,也只好吃啦……话还没说完,他就实在忍不住胃痛,吐了满地。
人家一看,这吐的都是什么呀,哪有稀罕的瓜果了,明明都是糙米饭和臭韭菜好不好,怪不得消化不了。
四、靠本事吃饭才是正经
唐代张鷟[zhuó]在《朝野佥[qiān]载》里写这个故事,是为了说明小人得宠的嘴脸。
这样说也不甚妥。
首先,李庆远其实没得宠,他只是在假装得宠。
其次,无论是不是小人,得宠都不是一件该去追求的事。与其人身依附,不如做强自己。
把命运寄托给别人,饭碗全靠人恩赐,那这一顿饭能不能吃得香、下一顿饭还有没有的吃,就永远不是取决于自己的能力。
人是需要受赏识、需要被提携,但靠本事吃饭和搞人身依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,是走遍天下都不怕,还是离开大树就倒台。
五、吃好喝好,不忧不惧
饭吃得香的是谁呢?是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记载的一条生活感悟。他写,有人说过,早上起来喝碗热粥,然后再躺回去睡一会儿回笼觉,感觉粥在肚子里暖乎乎的,那滋味呀,又甜又香!
吃好睡好,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回事。热粥一碗,甜睡一榻,暖胃安心足矣。“粥后复就枕,梦中还在家”,只要心里踏实、问心无愧,无论怎么打拼漂泊、炎凉沉浮,都像始终置身家里,安全适意。文/曹雅欣
吃得下、吃得香,胜于吃着山珍海味却味同爵蜡,捧着金杯玉盏却唯恐成灾。